成为一名斯多葛
2025-04-14
成为一名斯多葛
陆思捷
语言有时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古希腊鸿篇巨制的《荷马史诗》中,通篇没有“蓝色”一词,专家猜测可能是当时大气层的环境因素,甚至是人们眼球的生理结构与现在有所不同,导致人们无法识别蓝色。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如果你能穿越到公元前1000年时的古希腊,向人们描述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同样,古希腊也有一些词汇是很难传神地翻译到现代语言的:Eudaimonia,由亚里士多德所创造,指人们因为具有品行、富有美德而觉得幸福、蓬勃,而现代英语把它直接翻译成幸福(happiness),失去了其原本的丰富内涵。
而这个词恰恰在古希腊灿烂的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由苏格拉底发展而来的诸多古希腊哲学派别也将Eudaimonia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后人因而称之为伊达蒙主义(Eudaimonism),延绵至古罗马时期。
而这其中,就有一个名为斯多葛(Stoicism)的学派,对于受儒家文化滋养成长的我们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但查理·芒格在2019年的Daily Journal股东会上说到:斯多葛学派的很多东西对我都有很大影响。
智慧如芒格,竟如此称赞斯多葛学派,于是处于好奇,也找来相关书籍,尝试着向2000年前的先贤们取经。
他们或是名噪一时的巨富塞涅卡(Seneca),或是出生卑微的残疾奴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或是权倾罗马的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他们的命运迥异,但都因信奉着斯多葛哲学而被后人铭记。
以下是我试图提炼的一些斯多葛哲学的内核及精神,对我有着莫大的收获和裨益,希望也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价值。
01 消极想象
“人生有两大悲哀,一是愿望得不到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奥斯卡·王尔德
金句之王王尔德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类无休止的欲望。尤其是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许多人渴望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在限量版包包或鞋子中徘徊。
人类不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知足,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后,会有更大的欲望。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与洛温斯坦将其命名为:享乐适应。
而且这不仅仅是对于物质的渴求,人际关系、感情也同样会享乐适应。新婚之际的夫妻在度过激动人心的恋爱期后,会渐渐盯上配偶的缺点,而后感情渐渐淡去,甚至破裂。
所以幸福的关键就是阻止这个适应的过程,甚至是逆转它,换言之,就是学会如何想要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
这个忠告说来容易,但如劝服我们去想要已经拥有的食物呢?
斯多葛给出了它的答案,建议我们花时间想象我们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消极想象。
即如果把时间花在念及所有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且反省如果失去了它们,我们会多么想念它们,那么我们就会富裕得多。
而这不单单是财富,也包括我们的感官能力、健康,自由,我们的亲人,甚至是生命。
塞涅卡在安慰沉溺于丧子之痛3年的友人时就说:“我们应该爱我们所有的心爱之物……但是始终都要想到,我们并没有得到可以永远保有他们的承诺——没有,就连我们可以长期保有他们的承诺都没有得到。”
通过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非永恒性,我们每次做某事时,我们都可能是在最后一次做这件事,因而我们会更投入,更珍惜当下的美好。
斯多葛派甚至更进一步,提出除了消极想象之外,适当的自寻不适,如体验最微薄廉价的食物,简陋和粗糙的衣物,活得好像坏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如疫苗一般,少量弱化的病毒,恰恰能够让我们更坚韧,更能承受可能的严重不适,当然引导我们享受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财富不在于拥有大量的财产,而在于拥有很少的需求。” ——爱比克泰德
02 控制二分法
“尽我最大力量,别的就管他娘。”——张爱玲
张爱玲在自己笔记中记下的这句话,虽粗俗了点,但精要地传达出了斯多葛哲学的一个精髓——控制二分法。
作为名声斐然的哲学老师,爱比克泰德在其著作《论说集》和《道德手册》中的开篇,都着重探讨了二分法:有些事是在我们的控制内,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他运用了一个航海的比喻。
“我们的行为就像在海上航行,我能做什么?我能做的是挑选舵手、水手,起航的日期和时刻。接着,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该由舵手负责。如果天气不好,船无法航行,我们心烦意乱地坐着,到处张望,我问:‘现在吹的是什么风?’舵手回答:‘北风。’我们又能对此做些什么呢?‘什么时候会吹西风啊?’这得看老天爷啊,亲爱的先生。”
我们的看法、冲动、渴望、厌恶,所作所为,我们自己能够做主。而诸如明天是否下雨,飞机是否会晚点,这些不由得我们控制。与其杞人忧天地担忧,不如顺其自然,做好自己能控制的。
美国的一名海军飞行员军官,斯托克代尔,则非常典型地诠释了二分法。
他于越战期间被俘虏,战俘生涯持续了7年半。这期间,他无数次被折磨虐待,受伤累累,但他仍旧发明了“通讯暗语”,以传达信息,相互勉励,一起对抗越方的企图,撑过痛苦的战俘生涯。
获释后,斯托克代尔因其坚韧卓绝的表现,获得了崇高的荣誉及名声。 作为他的“粉丝”,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一次与他共餐的时候,提问道,“哪些人没能在战俘营撑下来?”
斯托克代尔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那些乐观主义者。乐观主义总说,‘圣诞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圣诞节会到来,然后过了。他们又说:‘复活节之前,我们一定出得去。’复活节也到来了,也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最后,他们抑郁而终。”
他随后补充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你可千万不要失去了——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斯托克代尔在战前即是一名斯多葛信徒,深受爱比克泰德的影响,他1995年受邀在伦敦的国王学院的毕业演讲说:“当飞机被击中,我被迫跳伞时,在空中降落的几十秒时,我对自己低语‘我正离开科技的世界,进入到爱比克泰德的世界(I am leaving the world of technology and enter the world of Epictetus)’”。
是否能够离开战俘营,并不是他能决定的,涉及到多个大国的博弈,他无能为力。而如何面对囚禁生涯,怀揣怎样的信念,则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抱着乐观主义却郁郁而终的人,恰恰对他们不能控制的事情给予太多的希望。
控制二分法也是普世的智慧,在不同宗教中也有体现。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的写于1934年的安宁祷文就说:神啊,请赐予我内心安宁以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以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以分辨这二者之间的差别。
8世纪印度佛教学者寂天也说过:如果困难有办法解决,那为何要沮丧?如果困难没有办法解决,发愁又有何用?
想要那些我们不能控制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焦虑,这是我们应当要避免的,也是二分法所教导我们的,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只有一种获得幸福的方法,那就是停止担心在我们控制范围的事情。”——爱比克泰德
03 理性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 ——卡尔维诺
我相信,芒格先生应该会认同意大利文学巨匠卡尔维诺的这句话,他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提到:“知识、智力、耐心等这些都很重要,但我还是认为理性最重要。绝对是这样,绝对是!理性最重要。什么是理性呢?即按世界本来的样子看世界,而不是按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来看它。”
斯多葛哲学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的就是理性。
爱比克泰德说:“理性将我们同什么区别开来呢?同野兽区别开来。还有呢?同绵羊等家畜区别开来。
若我们只求温饱、任性行事、胡作非为、卑贱下流、不顾他人,那不就成了绵羊吗?我们摧毁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理性。如果我们逞凶好斗、举止顽劣、动辄嗔怒、粗野鲁莽,我们不就成野兽了吗?”
我们不应该活得像野兽或绵羊,因为这样做否定了我们独特的人性——而人性,大概也是我们所拥有最宝贵的东西了。”
因而,人类的特殊性,就在于思考能力了。塞涅卡的老师赛克提乌斯每天会在入睡前问自己三个问题:你今天治愈了自身的什么病患?抵制了自身的什么弱点?你在哪方面有所进步?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罗马皇帝马可作为一个斯多葛信奉者,就将这点做了极致,在罗马称帝的19年间,他时常亲自帅军南征北战,期间记录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对自己的反思,日记在他去世后被发觉,整理成《沉思录》一书。他也被誉为罗马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马可·奥勒留
04 美德至上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对于美德的追求,历来是为人们所认可赞赏的。斯多葛哲学作为伊达蒙主义的一种,将美德视为最高的目标,并将其分成4类:智慧、勇气、节制、正义。
这与孔子所提倡的是多么相似,也足以见得,对于人类的真、善、美定于,是跨越文化、民族、语言,时间的,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中。
这里不由得要提及爱比克泰德,他的名声不及作为优秀政治家及悲剧作家的塞涅卡,和身为贤君的马可·奥勒留,他甚至没有自己写作,书籍均是尤其学生根据他的讲课整理,但是他带给后世的影响却异常深远。
爱比克泰德作为奴隶出生,他的名字意思即为“买来的”,在少年时腿就残疾了,可能是因为小儿麻痹症,可能是被主人所打,但其后医生均未曾提及。他13年成为自由人,因为对哲学感兴趣,去哲学学校,跟随当时最负盛名的斯多葛老师墨索尼亚斯学习。
他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因为皇帝图密善驱赶哲学家的政策,将学校搬迁至希腊西北部,并待在那里直到去世。
爱比克泰德是一名卓越的老师,后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甚至是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拜访。
但他一生自始至终,都过着简朴甚至清贫的生活,家里几乎没什么家具,一张床、一领席、一盏灯而已。据说他原来用的是一盏铁灯,后被人偷走,他就满足于使用泥灯了。
他保持独身,晚年一个友人去世,托孤于他,他才结婚以便抚养。
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无论多么倒霉,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认为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训的良机。人们不应该在自怜中沉沦,而是应该利用每次打击来提高自我。
他一身都践行着美德,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此处埋着爱比克泰德,一个奴隶,身体残疾,极端穷困,蒙受诸神的恩宠。”
芒格在2007年南加大的演讲中说:“现在爱比克泰德就是这样被铭记的,’蒙受诸神的恩宠’,说他蒙受恩宠,是因为他变成智者,变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且教育了其他人,包括他那个时代和随后许多世纪的人。”
他一身诠释着斯多葛的精神。当然,斯多葛哲学也并非尽善尽美,但作为一种入世的哲学,它也告诉我们哲学并非飘在空中,抽象而虚无,它同样可以具象而实在地教导我们如何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斯多葛能带给我们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谨记爱比克泰德的话:
不要阐述你的哲学,践行它。
Don't explain your philosophy. Embody it.
2020年5月24日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六禾致谦(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