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禾视野

市场取势,以长期思维穿越迷雾

2022-03-11 六禾投资


 

01

 

新年伊始,市场就出现了大幅调整,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截至2月11日,沪深300下跌6.86%,中证500跌8.35%,中证1000跌12.19%,创业板指数下跌17.34%,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11.46%。美股同样出现了较大调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1.85%,标普500指数下跌7.29%。

 

近几年来,资本市场遭遇到的最大环境变化就是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2022年,又将叠加美联储货币收缩、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以及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挑战。这些因素长短不一,纵横交错,给投资者带来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对许多人来说,目前的市场就像一团迷雾。有人说,今年肯定不是“躺赢”的时候,但应该也不是“躺枪”的时候。有人说,今年最难的可能是策略,择时难,择赛道也难。有人说,今年的业绩分化仍然会很大,赚钱的可能大赚,赔钱的可能大赔。

 

如何厘清脉络,穿越迷雾,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02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要找到主要矛盾,厘清脉络,需要底层逻辑和市场觉察相结合,需要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相结合。

 

穿越迷雾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市场取势。价格是不断选择的结果,市场中已经呈现出来的“势”是黑暗中的亮光,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二是长期思维。影响市场的因素错综复杂,我们需要过滤掉噪音,不为短期所动。产业趋势、竞争格局、盈利模式这些中长期因素仍然是我们建立组合的根本出发点。合适的价格买入可积累性强的公司,这是我们的底层逻辑。

 

当我们平静、从容地觉察市场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弱者思维中,我们先放下自我,看看市场中的“聪明人”怎么选择;

 

市场也会出错,所以我们也要结合强者思维。当我们把所有标的放在长期思维的框架中不断过滤时,最后选择的是我们真正有信仰的公司,代表了我们的深度认知。

 

两者结合,均衡配置,也许就能穿越迷雾,从容破局。

 

03

 

我们在《年度思考:静待积累,期待涌现》中提到,因为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许多行业和公司受到长期或者短期冲击,资本市场又进一步放大了这些影响。

 

我们现在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存在许多“局部扭曲”的市场,就像一张和谐的图片上被打了很多“小洞”。这些“小洞”就是我们讲的非均衡点,背后可能存在“错误定价”,这是2022年可能存在超额收益的地方。

 

什么时候这些“错误定价”会被纠偏呢?

 

答案是:市场取势。

 

04

 

仔细观察市场可以发现,我们年度思考中提到的三个方向的“势”已经简单呈现:

 

一是中概股和港股。中概股指数KWEB今年涨幅3.67%,恒生指数今年涨幅6.45%,恒生科技指数-1.30%,AH股溢价今年收窄了6个百分点。

 

二是疫情受损股。消费者服务HK(中信)今年上涨4.79%。旅游、酒店、航空、机场、餐饮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宋城演艺、首旅酒店、中国国航、上海机场、九毛九今年以来分别上涨19.48%,8.53%,20.15%,22.94%,39.71%。

 

三是创新中药。创新中药的代表性企业以岭药业今年上涨13.45%。

 

以上三个方向的公司今年以来走势明显超越A股和美股,呈现出不一样的“势”,是否意味着我们年度思考中提到的“错误定价”正在被纠偏?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05

 

年度思考中还提到,对于专精特新资产,我们的态度是“期待涌现”。

 

一起来看看市场的反馈:万得中可以查到的专精特新指数有两个,995066指数今年下跌16.85%,8841451指数下跌11.66%,基本和市场保持同步,甚至弱于市场。

 

我们认为,专精特新资产中确实存在一些估值偏高、盈利波动、政策管制等问题,需要市场进一步消化、验证。这些资产中包含了许多代表未来结构型增长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这是中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值得期待。 

 

06

 

我们多次提到,中国整体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处于持续、快速上升的态势,这预示可贸易部门的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仍然处在上升阶段。我们相信,2022年短期经济增速下滑并不会改变这一趋势。

 

目前A股市场风险溢价历史分位35.3%,对应2018年8月左右的状态,权益资产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

 

综合来看,我们对市场并不悲观,如果应对合理,可能还会有不错的收益。接下来,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市场的简单呈现。

 

或许等到美联储货币收缩到一定程度,美股企稳,或者是A股调整一段时间后,专精特新资产的“势”会呈现出来。

 

同样可以展望,核心资产调整一段时间后也会成为隐含收益率较高的资产。

 

不寻常的2022,静待积累,期待涌现。



声明 投资有风险,本文所提及的个股,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往 期 推 荐
    读书是如何毁了我的?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走访校友企业六禾投资

 股市操作之风控:应变

 年度思考:静待积累,期待涌现

 六禾投资夏晓辉:“可积累性”是复利之杖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六禾致谦(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